拓展訓練的意義和目的是什么?什么是拓展活動?
拓展訓練傳入中國大陸20多年,我們對它的理解基本是:“拓展訓練是培訓活動、或者公司團建、軍事訓練等”!其實拓展訓練是運用體驗式學習的課程模式,通過團隊現階段展現的問題精心設計拓展項目,大家經過體驗和經歷,對事物產生的感悟和洞察!
各種形式的學習中都有體驗,但是它的價值往往不被認同,甚至被忽視。而毫無疑問,體驗式學習是將身體運動、思想、感覺、情緒、智力形態(tài)等整個都包括進去,因而對學習者產生的記憶痕跡也是最深的。我國古代哲人就曾提出“我聽,我忘記;我看,我記得;我做,我學到;我教,我掌握。”可見,學員從親身參與中獲取知識,可以牢記所學內容,學習效果明顯。
美國凱斯西儲大學(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)教授大衛(wèi)·科爾博于1984年提出了一個著名的、廣為人們接受的體驗式學習模式,高度強調一切學習以體驗、注意為起點,而后進行反思、解釋與共享,然后在此基礎上深入處理和轉化、有效地歸納整合,使其成為對個人成長有用的信息,最后經過實踐應用驗證它的可行性,并利用經驗進入另一次學習循環(huán)。在大衛(wèi)·科爾博的學習周期基礎上,哈尼和莫姆福特(1992)根據人們在學習周期中對各個階段的偏好,形成了四種不同的學習風格:積極型、反思型、理論型和務實型。
在傳統的教學中,教師是教學的中心,學員只是需要專心聽講,認真記筆記、認真模仿即可。而體驗式學習則以學員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,強調學員的主動性、積極參與性,在特有的情境中激發(fā)所有學員積極努力地“挑戰(zhàn)”。體驗式學習重在參與,假若沒有這種參與,就沒有經歷,也就難于產生任何體驗,更不上學習過程的完成。
在體驗式學習中,學員不單是被動地和單向式接受知識、技術,也不僅僅是娛樂活動,學員在各種“樂趣”之中挑戰(zhàn)、感悟、反思,從做中學,在學中樂,學員樂于這種學習方式,從而實現了真正的“寓教于樂”。拓展訓練課通過課程設計將刺激的、迷惑的、期待的活動安排在每節(jié)課中,"寓教于樂”,能夠更好地激發(fā)學員的興趣,讓學員在體驗中得到一種不同尋常的快樂;作為體驗式學習的拓展訓練課教師則通過調動學員,將學員的被動學習變?yōu)橹鲃訉W習,把“要我學“變成“我要學”。
體驗式學習是知識與實踐之間的一座橋。學以致用是傳統教育的一個難題,因此很多大學員走出校園后,還要重新接受較長時間的培訓學習,原因之一是學員很少有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場所、時間和機會。體驗式學習把概念、知識和技術設計成一個互動式的學習過程,學員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,了解概念與活動內容的關系,把這些經驗轉移到學習、生活和工作中,使學員在態(tài)度、行為、技巧等方面有所進步,在認知及人際關系等方面也會得到提升。
雖然拓展訓練和許多體育活動相似,有許多類似游戲的活動成分,但作為體驗式學習模式,拓展訓練又高于簡單的游戲過程,注重活動之后的反思和歸納整合兩個階段。
拓展訓練不僅重視體驗和經歷,還注重體驗以后的總結和感悟,并且把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落實到工作和生活中,在自我的實踐中發(fā)現真理,而非聽別人的說教想自己的問題,所以往往會產生意向不到的效果!